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芫信
尽管证监会近期陆续释放了不少利好,但这两周来A股市场亏线效应仍在加剧,每天动辄有4000多只股票绿油油。沪指失守3100点,创业板指数不但创下年内新低,还是三年多来的新低。
(资料图)
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,在市场跌跌不休之际,一批上市公司开始出手了!近日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董事长、实控人提议回购潮涌。
CFP供图
有近200家公司推出回购方案
8月24日,共有26家公司发布股票回购相关公告,其中,10家公司股东提议回购公司股份,6家公司首次披露股票回购预案,5家公司披露股票回购实施进展,5家公司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。从股东提议回购方案来看,当日共9家公司股东提议回购金额超千万。
其中,阳光电源、爱玛科技、国金证券股东提议回购金额最高,分别提议回购不超10亿元、4亿元、3亿元。
而在8月23日晚间,也有澜起科技、海光信息、炬芯科技、纳芯微、希荻微、昱能科技等多家公司披露回购股份计划。
主板市场上,出手最豪的是千亿市值的荣盛石化,8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,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,回购金额10亿元~20亿元。回购价格不超过18元/股。按本次回购价格上限18元/股测算,荣盛石化预计回购股份的数量区间为约5555.56万股约-1.11亿股。半导体龙头韦尔股份则于8月17日推出最高10亿元的大手笔回购,回购价格不高于100元/股。
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,8月14日到8月24日,已经有近20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股份相关公告,预计回购金额超过200亿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轮A股回购潮中,科创是主力军:8月14日晚至24日,超过7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董事长、实控人提议进行回购。其中,联影医疗拟4亿元~8亿元回购股份。晶科能源和澜起科技的回购规模都在3亿元~6亿元之间,晶科能源回购价格不超过18.85元/股,澜起科技回购价格不超过80元/股。大全能源、纳芯微等公司回购规模上限在2亿元以上。
部分公司回购情况,据同花顺iFinD数据。
中报压力即将过去,经济回暖将助推市场修复
对于回购的目的,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表示,回购主要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。这些公司用真金白银来积极护盘,也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,为建立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,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,有效地将股东利益、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,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另外,也用个别公司则表示回购后股份将注销,如花园生物8月22日晚公告,公司拟以1亿元-2亿元回购股份,用于注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,回购的价格不超过17元/股。
历史数据显示,A股上市公司回购行为的增加较多发生在市场阶段性偏弱、估值偏低的阶段,如2018下半年、2020年4月和2022年。而多次回购潮相对应的也都有一个市场底部。
前海国元基金投资总监王忭表示,回购通常被认为是上市公司认可自身股票价值的动作,对单个公司来说可以认为是利好。从市场整体来看,目前来看回购公司数量有一二百家,在5000多家上市公司总量中的占比还不到5%,多数回购的金额较小,而且大多是用来股权激励,直接注销股份提升每股业绩的案例也是很少,所以仅仅依靠目前的回购对市场影响有限。
王忭认为,真正对市场有绝对利好作用的可能只有两点,一是更具实质性的政策,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交易端设计变化,市场需要的是真金白银。对违规减持的处罚需要有震慑力,对超募资金可以考虑另设投资者赔偿基金的来源。可以加大国家级别大型机构的投资力度。二是国内经济面的好转,对民营放宽限制,除了税收,经营环境之外,也可考虑适当减免社保负担,会更有利于打造就业环境。
王忭表示,对投资者来说,A股市场现阶段自然是困难的,好在政策态度是积极的,市场当前估值极低。全年经济旺季有概率出现在传统的金九银十时节,较差的中报压力也即将过去,8月底中报披露结束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