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之后,有开春第一鲜之称的开凌梭已经登上青岛人的餐桌,一年等一回的美味,限时尝鲜。
(相关资料图)
一起去看看舌尖上的春天,有哪些美味不能错过。
开春第一鲜
春天,万物萌动。经过寒冷冬季的休眠期,深海里的海鲜们也开始活跃起来。身居海边,青岛人怎么能错过这一口春之“鲜”呢?!
01
开凌梭
民间素有“食用开凌梭,鲜得没法说”“丢了车和牛,不丢梭鱼头”的民谚,由此可见,岛城市民对开凌梭的追捧和喜爱。
© | 组图 小红书 巴黎居委会
开凌梭也被称为“半月鲜”,“保鲜期”只有从立春到惊蛰之间。此时海上的冰凌开始消融,梭鱼从冬眠中醒来,还未进食,所以肉质厚实,且腹内杂物很少,味道更加纯粹鲜美。
开凌梭的常见做法有砂锅焗开凌梭鱼、清炖开凌梭、青花椒焗梭鱼片、红烧开凌梭等。
© | 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
02
面条鱼
© | 海洋美食之都
面条鱼,学名玉筋鱼,体长65-90mm,半透明,常潜伏于沙内。因形体酷似山东农家的面条,在青岛本地俗称“面条鱼”。
面条鱼离开水容易变质,因此一般当天捕捞,当天就到了青岛市民的餐桌。
© | 渤海湾鲜活海鲜
面条鱼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油炸,裹着面糊,油温70度炸至金黄,油炸后表皮焦酥,内瓤软糯,鱼刺也一起炸酥,直接吃,鲜美在舌尖散开。
03
海虹
海虹又称紫贻贝、淡菜、壳菜,长约五六厘米,贝壳紫黑,边缘处略显棕色。煮熟晒干后的贝肉也被称为“淡菜”,因煮时不用放盐而得名。
海虹一年中有两季最肥,一是二月底到五月初期间,尤其是清明前后最为肥美,二是中秋前后。海虹价格便宜,但肉味鲜美,营养丰富,被称之为“海中鸡蛋”。
青岛人吃海虹首选清煮,这样最能保留住它的鲜美。不过,要得到一盘特别鲜美的海虹,煮的时候可以不用加水,因为它本身自带大量水分。
© | 组图 渤海湾鲜活海鲜
04
虾虎
三月初,惊蛰过后,天气会逐渐暖和,虾虎也开始慢慢活跃起来,此时正是捕捉它们的好时候。
春季是虾虎产卵的季节,此时食用最为美味。
鲜活的虾虎壳色发青有光泽,捏起来结实不空。但吃的时候要格外注意,它身上的刺很多,一不留神就会被扎到。
剥虾虎小技巧: 把尾部最外面两个小脚拧断,捏着尾部轻轻往上一折,拧掉;之后用根筷子从尾部贴着虾壳插到头附近;然后左手把壳折开,右手按筷子,两手同时反方向用力,背部整个壳就掀开了。
© | 组图 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
05
八带蛸
开春以后,青岛的渔船出海带回很多小海鲜,其中八带蛸是很受欢迎的一种,新鲜捕捞的八带蛸甚至还没上岸就被提前预订了。
这些八带蛸主要有坐蛸和马蛸两种,坐蛸和马蛸相比,腿更短些。八带蛸一年中分两次集中上市,一是开春以后,二则是入秋以后。
06
蛎虾
© | 小红书 奇异果博士
开春之后,蛎虾也跟着其他海鲜一起被捕捞上来。
“刚出海就上桌”是青岛人独享的春日鲜,蛎虾个头不大,但味道极其鲜美,独得青岛人的宠爱。
海捕的蛎虾一般会直接清蒸,最能保留其鲜美的味道。也可以和韭菜搭配,做成虾仁水饺,这一口鲜香是很多青岛人不能割舍的家乡味道。
© | 小红书 野马跑不坏